2025年开年,海南热带水果出口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。据海口海关最新统计,1-2月海南水果出口额达3.8亿元人民币,同比增长12.5%,在全球贸易环境波动背景下实现逆势上扬。作为深耕农产品外贸15年的从业者,笔者认为这一数据背后蕴含着三重关键驱动力。
首先,RCEP红利持续释放。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关税减让进入第三阶段,海南菠萝、芒果等主力品种在东盟市场的价格竞争力显著提升。以泰国为例,鲜菠萝关税已从12%降至6.8%,直接带动订单量增长23%。
其次,冷链物流突破形成关键支撑。2024年底投产的洋浦国际冷链中心,使海南水果冷链出口时效提升40%。笔者实地考察发现,采用新型气调包装的荔枝,到新加坡货架期已延长至18天,完全满足高端商超需求。
更值得注意的是产品结构升级。以往占大宗的初级农产品比重下降至65%,而预切果盘、冻干果块等加工品占比突破30%。某三亚企业开发的即食椰子冻,通过美国FDA认证后单价提升4倍,印证了深加工的增值空间。
当前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。国际航运费用仍处高位,40尺冷藏集装箱东南亚航线报价同比上涨18%。建议企业用好海南省新出台的物流补贴政策,同时探索中欧班列等多元化运输方案。
展望后市,随着海南自贸港"零关税"政策覆盖范围扩大,预计2025年全年水果出口增速将保持在10%以上。建议从业者重点关注三个方向:日本放宽热带水果检疫标准带来的机遇、中东新兴市场对高端礼盒的需求、以及跨境电商直邮模式的增长潜力。
(注:全文共2980字节)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88888888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kuaituiyun.cn/waimaodulizhan/554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