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主页 > 外贸文章 > 外贸干货
  • 碎片化冷链物流 阻碍生鲜运输发展

    [ 目前中国冷链物流能力20%是属于国有,而70%属于私人企业,剩余则是属于跨国公司。中国具有50万立方米冷储能力的公司不超过20家。 ]

    荷兰国王想把该国的圣女果放到中国消费者餐桌上,一带一路上的“渝新欧”铁路线提供了新的可能。

    这条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起自重庆、北达阿拉山口边境口岸、途经哈萨克斯坦、俄罗斯、白俄罗斯、波兰,终至德国杜伊斯堡。

    跨境资源跨境物流智能服务平台表示,从运输线路来看,荷兰的许多农产品都适宜通过鹿特丹港转接渝新欧铁路线,进入中国市场。

    荷兰国王及王后2015年访问中国,荷兰合作银行曾专门举办了“一带一路研讨会”,讨论一带一路,特别是“渝新欧”铁路给荷兰企业带来的商机。也是在荷兰国王访华期间,经过多年谈判的荷兰甜椒终于获得输华许可。

    荷兰对华出口主要商品为机械和交通设备、化学品和原材料,其在全球久负盛名的农产品对华出口并不占主导地位。对华出口农产品需要获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许可,但荷兰的农鲜产品企业还面临中国冷链物流体系不完备的问题。

    即便在“渝新欧”铁路起点,重庆冷仓储和冷链物流正在快速建立起来,但仍显不足。中国60%的冷储能力集中于沿海城市,内陆,尤其是西部地区严重匮乏。

    “碎片化”的冷链物流体系,由众多小规模、提供同质化服务的企业组成。这造成国内生鲜产品的运输和衔接不便,推高了成本。

    中国电商典型的物流模式是通过中心仓发往周边城市群,这是很多品类在电商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一种物流打法。生鲜电商刚起步时,也是采用这种配送模式。

    跨境资源数据分析,据荷兰合作银行研究,目前中国冷链物流能力20%是属于国有,而70%属于私人企业,剩余则是属于跨国公司。中国具有50万立方米冷储能力的公司不超过20家,但没有任何一家具有覆盖中国的能力。

    碎片化的冷储和冷链体系限制了生鲜产品的中国化流动。


    温馨提示文跨境资源作者系,来源:第一财经日报,其他转载请注明出处

    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88888888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kuaituiyun.cn/waimaowenzhang/468.html

    加载中~

    相关推荐

    加载中~